2025年5月6日下午,马克思主义学院各基础教学部开展了集体备课。
“形势与政策”基础教学部就当前我国社会思潮新趋势及其影响开展集体备课。着重分析当前影响我国的社会思潮新趋势,讨论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。建议教师教学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、观点、方法,结合实际和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批判,增强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;结合重大时间节点和重要纪念日,运用新时代伟大变革成功案例,充分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,引导学生自觉抵制可能引发社会分化对立、影响安全稳定的错误言论。
“思想道德与法治”基础教学部郑印老师做了“课程知识顺序与学生认知顺序的反思”的主题分享。郑老师从课程逻辑到授课逻辑的灵活处理,对本门课程知识顺序进行了教学反思。以第六章第三节为例,展示如何调整课程逻辑为授课逻辑。从学生感兴趣的恋爱和情感开始,扩展至家庭、职业以至于扩展到社会的认识顺序,在实践中收到了学生的良好反馈,基础教学部其他老师纷纷表达同感强烈,就该主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做法。与会老师在这个主题上的教学经验互相融合,取长补短,取得了积极的成果。

“中国近现代史纲要”基础教学部张慧玲老师做了《从“救国”到“强国”:“纲要”课如何串起百年初心使命的历史逻辑》的主题分享。张老师认为,青年学生是党的事业的接班人,“纲要”课负有教育青年牢记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责任。在党的百年历史讲解中,每一章都可以用优秀共产党员的鲜活案例,说明党在团结人民,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践行初心使命的意义。其他老师纷纷发表意见,认为践行初心使命,讲好初心使命,是达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目的,培育青年学生强国担当的好路径。